纺服资本圈--专注于纺织服装资本、财经、宏观、证券、金融、产经、新三板、A股和港股等纺服财经报道
  
您所在位置:首页 > 财经 > 快讯 > 正文

安踏体育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解读:多品牌战略驱动双位数增长

2025-04-23 12:08   来源:纺服资本圈

安踏体育最近公布了其2025年第一季度的经营业绩。报告指出,该集团在此期间实现了零售额的正增长,相较于2024年同期有所提升。具体而言,安踏品牌和FILA品牌在报告期内均取得了显著的高单位数正增长,这反映了两个品牌在市场上的强劲竞争力和优异表现。

一、核心数据概览:零售额双位数增长,净利润预期乐观

2025年第一季度,安踏体育交出了一份超出市场预期的成绩单。根据最新公告,集团零售额较2024年同期实现双位数增长,其中主品牌安踏与FILA均贡献了稳健表现。这一增速相当于在行业“马拉松”中,安踏不仅保持第一梯队配速,还逐步拉开与跟随者的距离。

更值得关注的是归母净利润的积极趋势。市场预计2025年全年净利润将达134.8亿至168.6亿元,若按季度平均估算,第一季度净利润或已突破30亿元,为全年增长奠定基础。

二、增长驱动力解码:多品牌协同与战略调整

主品牌安踏:稳扎基本盘

公告虽未披露具体数据,但提及“稳健增长”的表述,结合行业背景,其增长可能源于两方面:一是大众市场对高性价比专业运动装备的需求持续释放;二是品牌通过科技研发(如缓震材料、运动科技)强化了专业形象。

FILA:超预期表现的“第二引擎”

FILA成为本季最大亮点,其增速显著高于集团平均水平。新任CEO江总对儿童产品线的布局调整初见成效,例如推出更贴合青少年运动场景的设计,抢占“家庭运动消费”市场。此外,FILA的高端时尚定位与主品牌形成差异化互补,避免了内部竞争消耗。

多品牌战略:从“单打独斗”到“集团军作战”

安踏旗下其他品牌(如迪桑特、可隆体育)虽未单独披露数据,但公告强调“多品牌协同效应”。这类似于篮球赛场上的“轮换阵容”,不同品牌覆盖从专业运动到户外休闲的细分领域,增强抗风险能力。

三、行业对比:在红海市场中突围

与国内同行相比,安踏的双位数增长显著优于部分陷入个位数徘徊的竞争对手。其成功可归结为两点:

精准卡位中高端市场:FILA的溢价能力抵消了行业价格战的影响,而安踏主品牌通过科技升级维持性价比优势。

快速响应消费趋势:例如针对“银发经济”推出中老年轻运动系列,以及抓住“国潮”余温推出文化联名款。

国际层面,安踏与耐克、阿迪达斯的差距进一步缩小。尤其在亚太市场,其多品牌矩阵更适应区域多元化需求,而国际巨头则受限于全球化产品的本土化滞后。

四、市场反应与投资者关注点

财报发布后,分析师普遍上调目标价,主要基于三点预期:

FILA的持续爆发力:其毛利率长期高于主品牌,若增速维持,将直接拉动集团盈利质量。

库存周转效率:行业库存压力仍存,但安踏通过DTC(直接面向消费者)模式优化供应链,库存周转天数有望进一步改善。

海外扩张进展:东南亚和欧洲市场试水效果或成为下一阶段估值催化剂。

五、未来展望:挑战与机遇并存

短期来看,安踏需应对两大挑战:

消费分级加剧:高端市场依赖FILA,若经济波动影响消费者信心,可能面临增长瓶颈。

科技研发投入转化率:运动科技(如智能穿戴)的落地速度需匹配研发投入,否则易被贴上“营销驱动”标签。

长期战略上,安踏可聚焦三点:

深化儿童与女性市场:FILA儿童线的成功已验证细分领域潜力,女性运动服饰(如瑜伽、健身)仍是蓝海。

数字化与ESG结合:通过区块链技术追溯供应链碳足迹,既迎合ESG投资潮流,也能提升溢价空间。

并购标的整合能力:市场期待安踏复制FILA的成功案例,但需避免“消化不良”风险。(注: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请务商业用途,素材与数据来源:全文数据及分析均基于安踏体育公开公告及行业研报,具体投资决策请参考完整财报)

编辑:frank